钛合金的电偶腐蚀分析、扫描开尔文探针测量技术、微区电化学阻抗技术
发布日期:2019-3-27 6:29:54
同种介质中异种金属由于腐蚀电位不同而在接触处产生局部腐蚀的现象称为电偶腐蚀,又叫接触腐蚀或双金属腐蚀。两种金属构成的宏电池产生电偶电流,使电位较低的金属(阳极)溶解速度增加,电位较高的金属(阴极)溶解速度减小,所以,阴极是受到阳极保护的。由于钛合金自腐蚀电位较正,在同种电解质溶液中,钛合金与异种金属偶接时会作为偶合阴极从而加速异种偶接金属的腐蚀。
钛合金材料品牌制造商为大家分享钛合金的电偶腐蚀分析的几种方法。
1、电偶电流测量法
通过测量电偶电流密度的大小来确定电偶腐蚀发生的程度,这种方法主要用来测量异种金属相接触时的电偶腐蚀程度。
(1)失重法
失重法,即通过测量腐蚀前后试样质量的差值,以及腐蚀的时间,来计算试样腐蚀速率的一种方法。失重法是一种常用的操作简单而且直接的测量腐蚀速率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偶接件的要求比较低,不需要腐蚀产物一直附着在合金材料的表面,也不需要考虑电偶腐蚀产物的是否可溶,因为这种方法需要把腐蚀材料表面的腐蚀产物全部清除干净后在称量剩余质量,损失的质量即为发生电偶腐蚀减少的质量,这种方法用材料质量的减少来表示腐蚀发生的程度,优点是方法简便,操作简单,成本低,缺点是不能进行腐蚀形貌的观察和腐蚀产物的分析,但失重法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腐蚀试验中。
(2)极化曲线法
极化曲线是电流密度(即电极反应速度)与电极电势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极化曲线不仅可以判断电极反应的特征和控制步骤,测量电化学反应的各种动力学参数,而且还可以测定金属发生电偶腐蚀的速率,而且在电偶腐蚀研究中,根据混合电位理论,极化曲线可以用来预测两种金属耦合后各自的腐蚀速度。具体方法为,分别测出电偶对中的2种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和开路电位,在极化曲线图中,作为阳极的金属的阳极分支与作为阴极的金属的阴极分支的交点所对应的电位和电流,就是实验中电偶对电偶电位和电偶电流。
2、扫描开尔文探针测量技术(SKP)
扫描开尔文探针测量技术可以在空气或者真空条件下检验金属表面电子逸出功的测量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采用振动电容交流信号检测技术,不用接触金属表面就可以测量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对金属表面没有任何损伤,克服了传统方法在薄液膜下测量电极电位的局限性。SKP采用二次电子扫描来表征金属的微观形貌和表面电势差信息,测量表面电势差采用的是补偿归零原理,系统调整施加到针尖上的直流电压V中含一次项的部分恒为零来测量金属表面微区与探针的电子功函数差,将针尖在金属表面不同位置处的微区腐蚀形貌和电位信号记录下来,这样就得到了金属表面的微区形貌和对应处的电位分布图。
3、微区电化学阻抗技术(LEIS)
微区电化学阻抗技术LEIS是一种常用的微区电化学测量技术,它的优点是能够精确测量局部微区固相和液相交界面的阻抗参数,例如局部微区的电化学腐蚀速率,涂层的均匀性、涂层是有机特性还是无机特性、钝化性等各种电化学界面特性。局部电化学阻抗技术的测量原理是:施加一个微小的干扰电压于被测电极,这样就会在被测电极表面感生出交变电流信号,然后用2个微小的参比铂电极来测量金属表面产生的交变信号的电流密度,从而确定金属的局部阻抗。